刻舟求劍
- Xiaohong Tang
- 2022年7月13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已更新:2022年12月11日

楚人有涉江者,其劍自舟中墜於水。遽契其舟,曰:“是吾劍之所從墜。”舟止,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劍不行,求劍若此,不亦惑乎!
译文:
楚國有個乘船渡江的人,他的劍從船上掉進了水里。他急忙用刀在船邊做了記號,說:“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。”船到目的地後停了下來,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。船已經走了很遠,而劍還在原來的地方,用這樣的方法來尋找劍,不是很糊塗嗎?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的一個道理:世界上的事物,總是在不斷地運動,變化和發展的。我們不要片面、靜態和狹隘地看待問題,不能固守教條。當情況改變時,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手段也應該改變。人的思想認識如果不符合客觀實際,必然會導致錯誤的判斷
正念倡導保持 "新手心態 "的生活哲學。不要以為你已經知道,否則你就會停滯不前。
你過去得到的經驗和認知有些即使是很好的,但也可能已經不能解決現在的問題。只有不時地清空你的舊經驗和認知,以 "第一次 "的好奇心和 "不假設 "對待新的經驗,你才能給自己機會去體驗更多。 帶著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來看待生活中的經驗和信息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不受來自過去經驗的期望和恐懼的影響。
*这则寓言出自《吕氏春秋》,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经典文本,大约在公元前239年由秦朝宰相吕不韦主持编撰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