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想法總是真實的嗎?
- Xiaohong Tang
- 2021年7月5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已更新:2022年7月13日

寓言:疑鄰竊斧*
從前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,他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去了。
他觀察那個人走路的樣子,再看那人的外貌,那個人就像是會偷斧子的人;他的一言一行,一舉一動,無一不像一個偷了斧子的人。
不久,丟斧子的人在山谷地裏幹活時發現了那把斧子。他再留心察看鄰居的兒子,覺得他的舉止態度都不像是個偷斧子的人了。
不是鄰居的兒子改變了,而是他自己的想法。
這個寓言生動地表明,主觀思想有時會成為認識真理的障礙。 當人們用錯誤的思想判斷事物時,不可避免地會歪曲事實。 另外它也清楚地表明,情緒變化往往在理性判斷中起著重要作用。
無論這些想法是好的還是壞的,是有幫助的還是無幫助的,関注力都會滋養它們。當我們相信一個想法,認同它,或對它產生情緒反應時,我們使它變得更強大。但當我們只是觀察它而不參與其中時,它很快就會失去能量,重新化為虛無。
在冥想中,我們學習將注意力從無益的和不真實的想法上轉移開來,並專注於用我們的注意力來滋養好的想法,使它們更強大,並在我們生活中賦予它們更多的力量。
*这则寓言出自《吕氏春秋》,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经典文本,大约在公元前239年由秦朝宰相吕不韦主持编撰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