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正念的态度

已更新:2021年5月5日


正念减压的创始人乔恩·卡巴特-津(Jon Kabat-Zinn)博士曾经提出7种“正念态度”,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正念生活。





1. 不評判


"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體驗和發生的事件,只是觀察它們是什麼,而不去給出好壞對錯的評判"。


正念鼓勵人們超越非黑即白的評判,從而看到事物更真實,也更複雜的樣貌。


2. 耐心


"意識到,並接受很多事情只能以它們自身的節奏展開"。


我們的人生是由無數個當下組成的。當我們缺乏耐心,我們是在丟掉感受當下的機會,也就是在丟掉我們的人生。所以,即使此刻感到緊張或害怕,也不必著急,不要失去對自己的耐心。


正念提倡我們保持耐心。因為生活中的很多事情,本來就是需要時間去完成的, 就像麵包等待發酵,蝴蝶幼蟲等待蛻變一樣。這需要我們在緊張焦慮的時刻,有意識地提醒自己,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允許事情發生。


3. 新手心態


"保持對未知的好奇,開放而充滿新鮮感地看待內在的自我與外部世界"。


正念提倡保持"新手心態"的生活哲學。不假設自己知道,放下過去形成的偏見和既定認知,用一種純粹未知和好奇看待生活中的體驗和信息。


時時清空自己,對於所有的經歷,都懷著"第一次"一般的好奇和"全無假設",我們才能給自己機會去體會更多。


4. 信任


"相信自己的感受和直覺,而非總是向外求索"。


特別是,你需要留意並相信你的身體帶給你的線索。你的身體感受是什麼?它在告訴你什麼?信任這些感覺,往往是邁向關於自身真相的第一步。


正念鼓勵我們感應自己的直覺,並相信它。信任它的存在有其原因,並願意探索它來自何處。


即使這些直覺有時並不完全準確,我們也能夠在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自我了解,加深與自己之間的聯結。


5. 不強求


"放下那些用力追求的執念,深深地傾聽自己而不是馬上行動"。


許多人拼盡全力奮鬥,是在追求成為某個應該成為的樣子。但在用力追求的同時,我們也是在告訴自己,"我們此時此刻是不夠好的",並因此感到焦慮。


為了逃離焦慮的狀態,我們可能會操縱自己或他人,或強求某些事發生以實現特定的結果。最終,我們可能會感地身心俱疲,分外耗竭。


6. 接納


"看到並且承認事物當下的樣子"。


很多人都活在一種不接納的狀態中,試圖強迫事物成為某種(它們明顯不是)的狀態,比如:期望父母以我們想要的方式來愛我們,期待戀人變成我們理想中的樣子,等等。


而只有接納,我們才能看到人,事和物本真的樣子,獲得更充分和正確的信息。


正念鼓勵我們看到和承認事物當下的樣子,而不是花費更多的氣力抵抗它的存在。當你能夠清晰地看到事物的發展,你就可以更明智的做出回應。


7. 放下


"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,無論是我們想要的或是不想要的,都保持開放的心態"。


很多時候,我們習慣於"holding on": 總是牢牢抓緊那些令我們感到愉悅的想法,抗拒那些讓我們不愉快的念頭。


在這樣"抓緊" - "抗拒"的過程中, 我們逐漸形成了一套有關自我,他人和生活的固定概念。比如,"我一定要拿第一名","失業了人生就完了",等等。

而"letting go" 指的是,我們需要放下這些固有的概念,對於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,無論是我們想要的或是不想要的,都保持開放的心態。



内容部分参考了Know yourself 和MindGym


bottom of page